t86400

1988 年,朱时茂为了方便工作,准备花 10 万元买一台夏利。因为还差不少钱,

1988 年,朱时茂为了方便工作,准备花 10 万元买一台夏利。因为还差不少钱,他找到陈佩斯:“老兄,借我 3 万买车。” 陈佩斯当即答应,但提出要求:“钱可以借你,但我有事的时候,车你要借我。” 买车后的 6 年里,陈佩斯几乎天天有事,整天开着这台夏利乱跑。 那辆红色的夏利停在大院里时,总有人打趣朱时茂:“这到底是你的车,还是陈佩斯的?” 朱时茂只能苦笑 —— 自从 1988 年靠陈佩斯的 3 万和殷秀梅的 2 万把车开回家,他自己坐主驾的次数屈指可数。 陈佩斯的 “有事” 永远层出不穷,今天是 “丈母娘家包饺子缺韭菜,得去郊区菜地抢”。 明天是 “剧组道具房漏雨,得拉着塑料布去救场”,最离谱的一次,竟说 “胡同口王大爷的孙子哭着要坐小轿车,这忙能不帮?” 朱时茂要去天津演出那次,提前三天就跟陈佩斯打好招呼。出发当天,却见陈佩斯蹲在车头,手里攥着俩凉馒头:“老茂,对不住,我姑姑家老母猪难产,这可是救命的事!” 看着搭档一脸严肃,朱时茂只能扛起行李去赶长途汽车。 后来他才知道,所谓的 “母猪难产”,其实是陈佩斯要去给一个民间剧团排小品,怕他不同意才编的瞎话。 车被 “霸占” 的同时,朱时茂那部砖头般的大哥大也没能幸免。上世纪 90 年代,这玩意儿可是奢侈品,话费贵得吓人。 陈佩斯自己舍不得买,却成了它的 “常客”,排练间隙蹲在马路牙子上就能聊半小时,从菜价说到剧本,害得朱时茂每月话费单都像小型天文数字。 “你就不能自己买一个?” 朱时茂心疼得直咧嘴,陈佩斯却振振有词:“咱俩谁跟谁?你的不就是我的?” 可谁也没想到,这个连油钱都要 “蹭” 的人,在 1998 年会拿出全部积蓄 34 万,投进前途未卜的话剧《托儿》。 那时两人刚因版权问题和央视打完官司,虽胜诉获赔三十多万,却彻底告别了春晚舞台。 陈佩斯一度困窘到凑不齐女儿 280 元的学费,却在话剧排练厅里挥汗如雨,说 “舞台比啥都金贵”。 朱时茂看着他磨破的演出服,突然懂了他常说的那句话:“再好的车就四个轱辘,再好的房子就一张床。” 陈佩斯的 “抠” 是出了名的,连他父亲住院时,朱时茂塞的一万块钱都被老爷子念叨了半年,却对别人送的水果补品毫无印象。 可在朋友需要时,他从不含糊。当年朱时茂刚在春晚走红,演出邀约排到半年后,每次赶场都是陈佩斯开车送他,哪怕自己累得在副驾打盹,也从不说一个 “累” 字。 那辆夏利陪了他们 6 年,车身上的划痕越来越多,却成了两人情谊的见证。 有次车在半路抛锚,两人推着车走了三站地,累得满头大汗,却一路笑个不停。 朱时茂说:“那时才明白,真正的朋友,就是你借我钱买车,我却觉得这车该有你一半;你蹭我的车蹭我的电话,我还觉得心里踏实。” 后来那辆夏利被卖掉时,陈佩斯非要把一半的钱塞给朱时茂,说 “这六年我开得比你多”。 朱时茂没收,却在他话剧《托儿》首演那天,包下了前三排的票。 舞台上的陈佩斯依旧活力四射,谢幕时朝台下的朱时茂挤了挤眼睛,像极了当年蹲在夏利车旁,说 “老母猪难产” 时的狡黠。 有些情谊,就像那辆跑遍京城的夏利,看似磕磕绊绊,却总能在岁月里开出花来。 参考来源:光明网——71岁陈佩斯致歉!朱时茂哽咽落泪:第一次为你哭